中医药服务统计指标体系(中医药医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4-11-28

中医能不能进行双盲临床实验?

中医不具备做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前提基础 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首先需要选择明确的适应症人群,很多中医粉说不能用现代医学的适应症,但问题是用中医的适应症更不靠谱。中医的寒热虚实和各种脉象指标没有标准和度量,不能客观描述。

这么少的样本数就决定了西医的双盲实验的受信度可以受到很大的质疑,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遇到的病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常是多种疾病综合在一起,而这方面西医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样本数来证明它的安全有效。它的实验的严格剔除就是一种实践中无法做到的事情。

早期的研究虽然显示临床症状改善,但病毒检测转阴率和重症比例的对比存在争议,且因未采用双盲设计,科学性受到质疑。直到三年后,钟南山团队在《病毒学》上发表的文章,通过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再次验证了连花清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所有做临床试验的中药都不随机分组,也没有双盲,都是主观倾向性认定。其疗效的认定还是采用的直观、直觉,没有排除安慰剂作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完全排除新药的安慰剂作用。至于临床试验各期的时间,不好说。

那些看上去被中医治好的疾病未必是中医治好的,很可能是自愈的。再者,医学试验、实验有伦理约束,像你说的这种试验就不被医学伦理所接受,是不能在临床上使用的。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印发

1、《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出台,详细规划了医疗机构的布局、规模、建设和发展方向,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2、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率和质量,确保城乡居民公平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3、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指出,医疗机构的设置需综合考量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能力、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医师数与千人口护士数等关键指标,具体数值由各省级单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4、》。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有效提升。

5、早在今年1月29日,医政医管局就已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鼓励社会办医。在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中,通知指出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做规划限制,鼓励在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牵头成立医疗联合体。

为什么现在中医总是被人黑?

1、由于中医治疗周期较长,一些患者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转向西医治疗,这使得中医的疗效往往被忽视,进一步削弱了公众对中医的信任。 中医的传承也面临着挑战,传统草药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加之现代医疗环境的变迁,中医的发展似乎受到了阻碍。 尽管如此,中医的价值和潜力不容忽视。

2、中医存在的盲点和缺陷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方法,在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盲点和缺陷。比如,中医在某些方面欠缺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机理的科学认识和解释,而且缺乏严格科学的制药和规范管理体系。

3、首先,所有黑中医的都是没学过或者没深入了解过中医的,他们并不懂中医,因为不懂,所以害怕,进而抵制抨击,实际上医学业内人只会彼此验证交流学习,不会彼此攻击。

4、答案很肯定,中医就是动了西医的奶酪,不然丁香园最近也不会跳脚带头黑中医。庸医和骗子败坏了中医的名声。真正的中医没有医师执照,所以不能医生。但江湖骗子鼓起勇气试法,所以“老军医”之类的骗子应声,严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感。

5、就是因为疗程比较长、见效慢,很多人都受不了长时间喝药、针灸,自己喝了几天药不见好就会觉得中药没用,简直就是骗人。中医鱼龙混杂。中药掺假、中医也有冒牌的。